中国传真新闻社讯:黄三德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位研究辛亥革命史、研究华侨史的专家学者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耳熟能详。黄三德是美国洪门致公堂先驱,辛亥革命前后,他号召侨胞们捐款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他晚年撰写的《洪门革命史》一书为后世历史研究者留下沉甸甸的华侨史料。近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专家学者赴台山黄三德故居考察,在故居里面拍摄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老照片。

图为爱国侨领、辛亥革命志士黄三德遗像
黄三德故居位于台山四九镇板潭村委会东头村,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故居中陈列了很多反映黄三德爱国生平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题材丰富、史料价值高,有力见证了黄三德曾经与孙中山的亲密友谊、黄三德对于辛亥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黄三德对于美洲洪门致公堂的崇高威望、黄三德在美洲侨胞中一呼百应德高望重的影响力。我们都知道,孙中山一生中很多重要的日子是在海外度过的,与致公党创始人黄三德是一对有着十余年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从孙中山加入“洪门”、及在美洲宣传革命、筹建洪门筹饷局、发动华侨支持辛亥革命,黄三德为其保驾护航。因此,民国建立之初,时人将孙中山称为“国父”,而黄三德则被洪门内部尊称为“国叔”。
著名爱国侨领黄三德(1863—1946),辛亥革命功臣,旅美华侨。美洲洪门致公堂的领袖,旧金山洪门大佬(首领)。字传镒,广东省台山市四九镇板潭村委会东头村人。15岁到美国,为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1897年,34岁的黄三德,为侨民尽力,为洪门尽力,被推举为三藩市洪门致公堂盟长,兼亚利桑那州帕裒斯凯特(华侨称作巴士杰)埠公堂盟长,后来又被推选为三藩市洪门致公堂总理。他结识孙中山后,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并积极发动华侨为中国革命捐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6年10月14日,黄三德在美国洛杉矶病逝,终年83岁。出殡那天,三藩市、洛杉矶各界华人、美洲洪门人士约万余人参加了葬礼,送葬的人流长达十里。当时中国政府也发去唁电,对黄三德为中国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后世研究者认为:黄三德数十年清正廉明,不谋功名。他晚年在回忆录中说:“三德数十年之心如一日,不慕名利,不求做官,当孙文得志时,亦无所求,虽数次回国,仍是空手而回”。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委任黄三德为北京农工商部顾问、粤军总司令部顾问,涉英、美调查委员会委员等职。这些职衔是没有物质报酬的,但黄三德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他为洪门尽力,亦为国家尽力,数十年如一日,不负众望。回顾黄三德对于辛亥革命的重要支持和贡献,他确实是中华民国功不可没、不应忘却的一位大功臣。
现把黄三德故居里面陈列的若干历史老照片发布如下,让我们从影像中深入了解爱国侨领、辛亥革命志士黄三德的感人故事。

孙中山(前排右二)与黄三德(前排左二)合影

洪门筹饷局成立。孙中山(二排右1)与黄三德(三排右2)等合影

图为临时大总统孙文发给黄三德的旌义状

五洲洪门恳亲大会代表团合影。(前排左4)为黄三德

图为孙中山给黄三德的亲笔信
(江门市侨媒中心:黄柏军/摄影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