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真新闻社福建消息:6月20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创会”)在福州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海创会积极响应总书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在创新项目成果展示、交易与落地转化等方面成果丰硕,为福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创新动力。
高端成果云集,前沿技术闪耀登场
本届海创会吸引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众多主宾高校积极参与,马军、段路明、梅宏等多位院士专家也携前沿科技成果亮相。展会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精彩呈现,如清华大学的“海上能源岛并网/孤网运行系统”,为海上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新一代智能变色材料“纳智擎光”,展现了材料科学的最新突破;福建泓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光刻胶,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三峡集团的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则为新能源开发开辟了新路径。这些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成果,汇聚了“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四大创新要素,有力推动了福建产业的转型升级。
精准对接发力,产学研合作深化升级
海创会坚持精准对接、务实合作的原则,紧密围绕福建省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精心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展会期间,组织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与地市、企业开展了多轮深度对接,并配套举办了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会、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生态大会、福州大学政校企合作系列签约暨硬核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等多场项目对接活动。这些活动成效显著,签约总金额约达930多亿元,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成功走向“生产线”,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同时,为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向县域基层延伸,本届海创会围绕福建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梳理了695项可转化的高校科技成果,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线上云展厅常态运行,构建了“3D展示+产品展示+项目展示+对接洽谈+需求匹配”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展示了1243个项目、133项技术需求,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推动了科技成果交易的常态化与机制化。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福建科技强省建设
本届海创会的成功举办,为福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未来,海创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与重点产业链需求深度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福建的落地转化。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海创会将为福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省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助力福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林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