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这座以山水闻名的城市,不仅以其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桂林米粉,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米粉,对我来说,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外婆那温暖的怀抱和无尽的爱。
外婆家坐落在桂林的老城区,那里的街道弯弯曲曲,石板路上回荡着脚步声和自行车的铃声。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我和外婆共享米粉的时刻。
第一次被外婆牵着手,走进那家老字号的米粉店,我被那空气中弥漫的香气深深吸引。米粉、酸笋、炸黄豆、炒肉丝,还有各种香料的混合,构成了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师傅的手艺娴熟,从滚水中捞出米粉,加入调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便呈现在眼前。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桂林米粉的热爱愈发深厚。每当我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或是受到表扬,外婆总会带我去吃米粉,作为对我努力的肯定。那时的米粉,不仅是奖励,更是外婆对我深沉的爱。一碗炸黄豆米粉仅4分钱,肉丝米粉也不过8分钱,但它们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价格,它们是外婆对我成长的鼓励和期望。
我更偏爱外婆亲手做的米粉。清晨,她会从米粉店买回湿米粉,用开水烫熟,再配以自制的浇头和作料。外婆腌制的酸长豆尤为出色,切成丁后与猪肉末一起炒熟,再盖在烫好的米粉上,撒上香葱,一碗香气四溢的米粉便完成了。
离开桂林,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上学,那里没有桂林米粉,我开始深切地怀念那种独特的味道。每当夜深人静,桂林的米粉、外婆的笑容、那条石板路上的米粉店,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假期回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那家老字号米粉店,坐在熟悉的位置上,慢慢品尝那熟悉的味道。米粉,成了我与故乡,与外婆之间,最深情的纽带。
如今,我已步入晚年,外婆也已离开了我们。但我对桂林米粉的热爱未曾改变。每当我回到桂林,第一件事依旧是去那家米粉店,点一碗米粉,坐在那个熟悉的位置上,感受那份不变的温暖。
桂林米粉,对我来说,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是我与家乡,与家人之间,永远的牵绊。
岁月如梭,人事更迭,但桂林米粉的味道,却始终如一。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的情感,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一碗桂林米粉,永远是我最温暖的回忆,最深情的牵挂。

因为一碗念念不忘的羊肉泡馍,时隔十二年,我再一次来到西安。这座古都,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这里,每一道菜,每一口汤,都蕴含着千年的故事与风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古城的瓦檐,西安的一天从一碗胡辣汤开始。走在回民街上,几乎每家店铺前都摆着热气腾腾的汤锅,汤面上漂浮着红油和绿葱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胡辣汤以其独特的麻辣口感,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也唤醒了这座古城。
中午,西安的街头巷尾弥漫着肉夹馍的香味。在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一家名为“秦家老铺”的肉夹馍店,挂着“中央电视台美食专访”条幅,尝鲜的队伍排到了路中央。精选的牛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炖煮,肉质酥烂,肥而不腻。夹在两片烤得酥脆的馍中,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满口留香。肉夹馍不仅是西安的传统小吃,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味觉标志。
秋季的西安,气温起伏多变。午后的阳光下,一碗凉皮,一杯酸梅汤,是西安人消暑的最佳选择。凉皮以其爽滑的口感,搭配上辣椒油和香醋,酸辣开胃,让人欲罢不能。而一杯冰镇的酸梅汤,酸甜适中,清凉解渴,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丝凉意。
当夜幕降临,西安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街道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古城的夜色充满了活力与魅力。临行西安前,我的笔友梅根兄特意叮嘱:“老孙家的牛羊肉泡馍,你一定要去尝尝!”羊肉泡馍,作为西安的标志性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美食爱好者。
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肉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种传统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西安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西安地处西北要冲,自古以来就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场。城市中如西羊市、东羊市等历史街巷的名称,就是对当时繁荣羊市的生动写照。
这些古老的街巷,见证了牛羊肉泡馍的形成和发展。它们不仅为这种美食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为它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走在这些历史街区,仿佛能听到古代商贩的叫卖声,感受到那份悠久的商业气息。
夜幕下的西安,灯火辉煌,美食飘香。在西安,品尝一碗正宗的牛羊肉泡馍,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每一口泡馍,都蕴含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传承,一种记忆,一种情感的寄托。
所以,当有机会来到西安,一定要去尝尝老孙家牛羊肉泡馍的。在那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小店,坐下来,慢慢品尝,感受那份独特的风味,体会那份深厚的文化。
我到了西安才发现,这里的“老孙家”太多了,到底哪家才算正宗?网上一查:有的说,是位于西羊市街137号的老孙家泡馍馆,大师孙少旭曾经被北京国宾馆请去,为领导和外宾煮饭,肉烂汤香;有的说,未央区凤城九路白桦林居东门商业街那,老孙家牛羊肉泡馍店,好吃不贵。当地人却说,碑林区和平门那的东关店有300年历史,才是最正宗的。
对于外来游客,跑来跑去的多有不便,既然到了回民街,就近选一家干净店尝试一下,未尝不可。进得店内,刚好有人吃罢起身,忙唤来阿姨收拾桌子。坐下来发现,有几位食客手里端着馍,等在就餐人的身后,眼巴巴地望着别人的碗。我庆幸来的及时,马上和夫人一道,非常耐心地、把馍饼撕成碎块,比指甲盖还小。店家给了三个馍,掰了二个。一方面因为手酸,另一方面也担心吃不完。
煮制出锅后的羊肉泡馍,肉酥烂而不散,老嫩适度,肥瘦兼有,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透入肉中,调味之香融入汤内。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搭配上手工撕制的馍块,羊肉的鲜美与馍的劲道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悠长,妙不可言。出得店门,夫人一阵赞赏,之后却说:这一碗就吃得撑了,明天是万万不能再吃了!
深夜的西安,是属于烧烤和啤酒的。在街边的小摊上,各种烤串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羊肉串、牛肉串、烤鸡翅……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不少店家门前,均备有凳椅和茶水,供排队的等客休息。路边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烧烤的香味袅袅缭绕。搭配一杯冰镇的啤酒,与朋友们围坐一桌,畅谈人生,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光。
西安,这座城市的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这座城市千年的传承与记忆。食在西安,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午餐后,阿森特地安排了一场泰国传统舞蹈表演,供游客们沉浸式体验泰国文化。
策划:朱新娥 王卫平 金浩
摄影:冯德高
图片:吴嘉
撰稿:熊涛 吴嘉元 李家辛
编辑:韦潇文
审核:徐利
发布:窦兴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