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三月三,诗意满三山。3月31日,由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承办、福建侨报社、民盟福州市委会、福建省诗词学会医委会协办的“曲水流觞·诗钟凝韵”上巳节雅集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禄吟台举行。活动以诗钟雅集为核心,通过诗钟创作及吟诵、名家互动与沉浸体验,展现上巳节的文化精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古典舞《雪绡绽苏》开场,再现魏晋名士“曲水流觞”的风雅意境
文化传承与创新互动并行
上巳节是中华古老节日之一,自古有“祓禊祈福”之俗,后扩展了曲水流觞、踏青游春等节日活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高官名士,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流传至今。
今日雅集活动场地紧邻“光禄吟台”,是“三山藏”之闽山所在。北宋福州太守、光禄卿程师孟常于此游览并赋诗,千百年来历代诗人吟咏不绝,至今留有十余段题刻。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于此放鹤,留下鹤蹬遗迹。今天诗钟的题眼即为“吟”“台”二字嵌字格,且顺序不变!
诗钟起源于福州,后风靡大江南北,甚至远播海外,深受众多文人雅士、达官显宦的喜爱。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陈衍、林纾等福建名人,外省如张之洞、陈三立、樊增祥、易顺鼎、张伯驹等都雅好诗钟。“闽固诗钟国,而阁学实执牛耳。”福州是诗钟的发祥地,三坊七巷也是诗钟文化的圣地。120多年前钟圣陈宝琛与钟王易顺鼎等人的诗钟雅集设就在三坊七巷光禄坊光禄吟台附近。

雅集现场选手以“吟“”台”为眼字,30分钟内挥毫创作嵌字格诗钟
本次活动现场围绕诗钟创作展开,福州诗词界专家现场分享诗钟文化,为参与者提供创作灵感。专业挑战区内,来自本地诗词爱好者及线上招募的共10多名选手围绕诗钟主题展开限时创作,评委从对仗工整性、意境深度及创意新颖性等维度进行评选,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共6名奖项。一等奖作品“吟坛争羡雕龙艺,台阁堪夸吐凤才”以雄浑笔力赞颂诗钟技艺;二等奖“吟句雄奇传万口,台词雅正诵千秋”致敬语言艺术双重魅力;三等奖“吟苦原为诗所缚,台高切勿债相加”则以深刻的哲思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名家引领 诗意流淌
活动特别设置吟唱环节,资深吟唱老师用福州话吟诵诗钟前人经典作品及今天比赛获奖佳作。古筝伴奏下,先贤名作与原创诗钟交相辉映,为观众带来一场极富美感的视听盛宴。此外,飞花令擂台吸引众多诗词爱好者参与,参与者围绕主题关键词接龙诗句,现场氛围热烈。
深化文化品牌 探索传承路径

合影
本次活动通过聚焦诗钟文化的互动性与学术性,既强化了上巳节的传统内涵,也为市民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古典文学的平台。曲水流觞千古传,诗钟雅韵焕新篇。未来将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形式,进一步推动三坊七巷作为闽都文化活态传承地的品牌建设。
活动在集体合影中圆满落幕,参与者纷纷表示,这场以诗会友的雅集不仅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更激发了大众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林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