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闽侯甘蔗街道龙台山生态园内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青红酒非遗技艺传承活动在此精彩举行。麦吧呵的会员们齐聚于此,以饱满的热情和虔诚的心意,共同开启了一场浸润千年酒香的传承盛宴,为青红酒这一非遗技艺的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瑰宝:青红酒的文化底蕴
官源里青红酒,作为福建老酒中的璀璨明珠,是闽侯大地千年酒文化的鲜活见证。其酿造工艺极为考究,从选料的严苛把关到发酵过程的精细把控,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实践传承:匠心技艺的亲身演绎
活动实践环节,闽侯青红酒非遗技艺传承人叶延青老师亲自示范指导。麦吧呵的会员们纷纷挽起袖子,踊跃参与。他们轮流接过木槌,认真地将蒸熟的糯米细细捶打。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对耐心和巧劲有着极高的要求。木槌起落间,糯米逐渐变得绵软细腻,淡淡的米香混合着微甜在空气中悠悠弥漫开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会员一边捶打一边感慨道:“这木槌啊,就像我们的心,得沉得下去,才能把事情做好。”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深意,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在这里,年龄与身份的界限悄然消融,所有人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青红酒非遗技艺的传承者。木槌的每一次击打,都仿佛是在向悠久的历史致敬,向古老的传统宣誓:这份技艺,我们定会用心守护,绝不任其失传。
历史溯源:穿越时空的酒香对话
活动现场,叶延青老师采用“历史讲述 + 互动体验”的独特形式,指导麦吧呵的会员们“蒸饭、拌曲、入罐、封存” 这四道关键工序。站在龙台山生态园的酿酒工坊,叶老师缓缓追溯青红酒的起源:从古代闽越先民的偶然发现,到历代匠人呕心沥血的不断改良,再到如今成为福建酒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每一个细节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会员们围坐聆听,神情专注,仿佛置身于那个酒香弥漫的久远年代,与先辈的酿酒智慧隔空对话。

闽侯青红酒非遗技艺传承人叶延青
生态邂逅:自然与文化的完美交融
龙台山生态园不仅是青红酒非遗技艺传承的绝佳舞台,更是一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酿酒之余,会员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他们漫步在四季飘香的果园,亲手采摘新鲜饱满的生态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登上山顶俯瞰,整个生态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切身感受有氧生活的独特魅力。
一位麦吧呵会员在登山后兴奋地表示:“这里真是太美了,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我们不仅学到了青红酒的酿造技艺,还体验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传承决心:非遗技艺的代代相传
随着这场青红酒非遗技艺传承活动渐渐接近尾声,麦吧呵会员们的心中却满是不舍与期待。他们深知,这绝非一次简单的体验活动,而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接力。
一位会员语气坚定地说:“我们要把今天学到的技艺带回去,教给更多的人。让青红酒的酒香飘得更远,让这份珍贵的非遗技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传承之路纵然任重道远,但有了麦吧呵会员这样热忱的传承者,有了叶延青老师这样执着的守护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青红酒的非遗技艺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生机与活力。在龙台山生态园这片兼具自然灵秀与文化厚重的土地上,麦吧呵的会员们用满腔热情与辛勤汗水,青红酒共同酿造着青红酒的非遗传奇。

评论